分会召集人(10月19日)

101913:30-15:00

分会场一:

气候系统变化/气候模式

罗勇

简介: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教授

研究方向:气候--能源,包括气候系统过程与机理、全球气候变化检测、归因与预估、全球水循环演变、气候系统模式研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以及气候变化风险管理。


周天军

简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气候动力学、气候模拟、海气相互作用和季风研究

分会场二:

冰冻圈工程

吴青柏

简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

研究方向:冻土环境与全球变化、冻土工程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  


王飞腾

简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

研究方向:冰川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分会场三:

气候适应能力

许吟隆

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农业气象与气候变化


郑艳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适应气候变化经济学,适应政策与规划,气候风险治理,韧性城市,气候公平,气候移民和气候贫困等


分会场四:

全球气候治理


高翔

简介: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际政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研究方向:气候变化政策和全球气候治理


黄磊

简介: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室主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首席专家,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全球气候治理科学与政策研究,长期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全球气候治理工作。


101916:00-17:30

分会场一:

青藏高原

陈发虎

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研究方向: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及史前人-环境相互作用


马耀明

简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纪委书记,杰青/研究员

研究方向:大气边界层观测及卫星遥感应用

分会场二:

碳中和与气候风险

滕飞

简介: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研究方向:气候变化国际与国内政策分析、气候变化综合评价模型及能源经济学

分会场三:

碳中和转型中的能源经济模型

姜克隽

简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北京能源学会理事,中国人文环境协会(CNC-IHDP)成员

研究方向:以模型应用为主,对未来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预测和情景分析,对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对策、区域环境对策进行评价

高霁

简介:EDF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能源与自然项目主任

分会场四:

气候健康效应

蔡闻佳

简介: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  

研究方向:碳减排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能源与气候政策


阚海东

简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教授

研究方向:环境流行病学(空气污染与健康,全球气候变化与健康)  

 


会议已结束
会议通知